以下為近幾年經常提到的作文熱詞:
一、中國夢
1.每個存在的生命都有價值,承認生命的價值同時也是對生命的敬畏。比如社會的發展需要棟梁,也需要磚瓦、沙土;需要龐大的機體,也需要小的螺絲釘;需要將軍,也需要士兵;需要通曉物理的科學家,也需要揮鐮掄鎬的農民;因為社會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整體,需要各種不同材質的人共同來構建社會大廈。
2. 每個生命個體都有自己的價值觀。比如封建社會,讀書人的價值取向是“學而優則仕”,近代的仁人志士康有為、梁啟超,以及孫中山等老一代革命家的人生追求是民族解放、國家富強。改革開放以來,科技領域的精英們,大批商海的弄潮兒,為推動經濟的發展,民族振興,貢獻著自己的才智,實現了他們的人生價值。
3. 怎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。生命的價值來源于對自己的肯定,來源于堅持不懈、無私奉獻、自信達觀、個性飛揚、平凡真誠等等。
二、公平
用公平托起中國夢,需要權利的平等、機會的均衡、規則的透明。因為只有權利公平,夢想才能起飛;只有機會公平,奮斗才有動力;只有規則公平,社會才能進步。
1.公平是實現“中國夢”的前提?忌刹扇〔⒘薪Y構進行闡釋,比如一個社會只有公平才能和諧,公平是現代文明進步的尺度,不公平會造成很多社會問題等。
2.實現公平需要政府與全體國民的共同努力。(廣 東 高 考 在 線 微 信 平 臺)
3.公平是相對的,沒有絕對的公平。我們要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公平問題,不能把它絕對化。
三、反思
1. 個人善于反思,讓生命永葆活力。如靜坐思過、見賢思齊、一日三省吾身等等。
2. 國家善于反思,讓民族煥發生機。如以史為鏡、廣開言路、總結執政得失等等。
3. 聯系現實采取層進式結構行文立意,即為什么一個國家與民族需要反思,我們現在需要反思什么,反思過后我們應該采取哪些行動。從此角度立意,考生可選當前的熱門話題作為反思對象,比如食品安全、交通安全、社會公德、迷失的人文精神等等。
四、創新
1. 為什么需要創新。對個人而言,只有求新求異,事物才會有生命力,對國家而言,創新能推動歷史與社會的前進。
2. 創新都表現在哪些方面。個人的思維方式需要創新、企業的發展理念需要創新、國家的發展模式需要創新等等。
3. 怎樣去創新。創新要有好奇心,創新需要打破定勢、突破傳統,創新需要勇氣和智慧,創新需要勇于否定權威等等。
4. 反思中國為什么難出創新人才。比如教育理念陳舊落后、傳統企業文化阻礙創新、民眾普遍缺少獨立特性的品質、缺少創新性人才成長的環境等等。
5. 如何處理好創新與繼承之間的關系。比如創新不是所謂的閉門造車、盲目的創新往往會弄巧成拙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才是永葆生命力的源泉。
五、見證
見證是一種經歷,也是人生、社會記憶的凝聚。在生命歷程中,我們見證了人生的悲喜、社會的變遷;在歷史長河中,許多人或事物又成為歷史的見證。所以,本主題可從以下角度立意:
1.歷史的變遷見證了中國的崛起。如神舟十號上天、“遼寧艦”入役等。
2.生活的變遷見證了人生的悲喜。從此角度立意,考生可選取他人,也可寫自己的經歷,在文體的選擇上宜寫成記敘文或散文。
3.某些具體的事物見證了觀念的變遷。如手機見證了人與人之間溝通方式的轉變,門的變遷見證了城市人際關系的親疏等等。
4.無論國家、社會、歷史、個人層面,見證都需要每個人的實干精神。從此角度立意,考生可聯系“空談誤國、實干興邦”來行文立意,讓文章更具有時代感。
六、真情
1.聯系現實從社會層面解讀,論述當今社會真情缺失的現狀。比如道德滑坡、冷漠、自私自利、金錢至上等等。
2.從小事入手,用生活細節打動閱卷老師。比如母親蹣跚的腳步、老師窗前的燈光、風雪中交警的手勢、路人給乞丐撐起的一把雨傘等等,抒發生活中不是沒有美,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,堅信人間自有真情在。
3.采取層進式結構,由當前社會真情缺失的現象入筆,并分析其原因,最后提出解決方案。
七、情調
1.古今對比,論述古人在物質及其匱乏的情況下仍保留生活的情調,而現代人在過度追求物質文明的同時漸漸迷失了自我的社會現狀。比如古人流觴曲水而今人只會住總統套房,古人盡享田園之樂而今人因土地污染嚴重多地出現癌癥村等等。
2.留住生活情調需要有好的生活態度。比如恬淡、知足、學會珍惜、樂觀開朗、放慢腳步、親近自然等等。
3.抓住一點,深度解讀追求情調的方法。比如以“仁”為己任,曾參弘道自得其樂,“唯吾德馨”的陋室之樂,孔顏樂處等等,正所謂胸懷超淡之情調,人生何處不樂道。
4.留住生活情調需要外部的環境。比如社會是否公正、社會保障體系是否建立等等。
八、青春
1.寫成記敘文,講述自己在某個年齡段的某些經歷和感受。比如夢想、堅強、叛逆、執著等等,以真情實感打動閱卷老師。
2.由他人的青春入手,抒發別人的成長經歷對自己的啟發。從此角度立意,考生可選擇一位名人做深度解讀。比如莫言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,苦難是一筆財富;韓寒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,在追求青春夢想中張揚……在文體的選擇上宜寫成散文。
3.倡導“我的青春我做主”,做自己命運的主人。
九、拯救
中國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學掃盲,從大米中認識了石蠟,從火腿中認識了敵敵畏,從咸鴨蛋、辣椒醬里認識了蘇丹紅,從火鍋里認識了福爾馬林,從銀耳、蜜棗里認識了硫磺酸……
轉型期的中國,傳統的價值觀遭受空前的沖擊,而新的價值體系尚未完全建立,信仰危機、精神荒漠、道德淪喪正在從根本上顛覆現代文明。這個時代,我們需要拯救的不僅僅是遭受空前破壞的生態文明,更需要拯救的是我們的社會文明。
十、家園
1.物質家園需要呵護。比如要敬畏自然、低碳生活、遠離戰爭、捍衛和平等等。
2.精神家園需要呵護。比如要構建道德體系、加強法制建設、營造文化氛圍、提高國民素養等等。
3.呵護家園需要全民的參與。比如要樹立責任意識、倡導奉獻精神、加強人與人及各部門之間的合作等等。
4.采取層進式結構立意。由物質家園起筆升華到精神家園,也就是由實到虛,綜合以上三點進而呼喚如何呵護我們的家園。